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金监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揭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01、新班底首次集体亮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以及国家金监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出席揭牌仪式。这是今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金融系统新班底首次集体亮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也正式启用。至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新格局。

02、为何成立国家金监总局
中国金融监管格局一直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发展的准确路径。如今,‘一行一总局一会’格局的确立,意味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一步向着监管职责更集中、规则更加统一的‘一揽子’方向推进。
回顾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经历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可以看到监管格局与金融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央行起到统一监管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分业监管模式逐渐建立。
2004年,以“一行三会”为牵引,谋求金融监管协调。
2018年,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形成“一行两会”(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格局。
2023年,银保监会退场,形成“一行一局一会”(央行、国家金监总局、证监会)的新金融监管格局。
也就是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先后经历过,从“一行”→“一行三会”→“一行两会”→“一行一总局一会”,4个监管时代。
此次机构改革后,各金融监管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央行专门负责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国家金监总局主要抓微观审慎监管和消费者保护;证监会专门管资本市场。各部门就能理清职能,各司其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将更科学合理。
03、国家金监总局与银保监会的不同
1、将原银保监会所不具有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纳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2、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过去分别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承担的消费者保护职能,统一划归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是国家公务员编制,而原银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同时,证监会的机构也有相应调整,分出去了投资者保护职能,接收了发改委的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也变成了国务院直属机构。
央行的改革力度也比较大,首先是大区行体制取消,按省设立分行;其次是取消县支行;第三是将消费者保护、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划归金融监管总局。
同时,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也有重大变化,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也会成立历史。
在这次改革中,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也有大动作。具体可能会涉及到财政部和中投公司。虽然成立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但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业,仍归证监会监管。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物换星移,山河依旧。再见,银保监会!你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