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那么今年经济工作整体情况如何?明年经济工作又该怎么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要点!

对于2023年经济工作情况,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对于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同时,会议要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并提出明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明年工作任务之首,属近年来首次。
与此同时,会议还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具体来说,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其中提出,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这一部分的篇幅更长,也更加聚焦,显示出“防范化解风险”依然是2024年的主基调。业内人士表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仍是底线,但化解风险的过程应该会加快,风险化解的力度应该会延续2023年以来的节奏。
多位专家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表示: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从此前更强调“稳”,到今年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明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会更加注重长短兼顾、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免为将来留下高通胀和金融风险隐患。
在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上,排在首位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则排在第二位,这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有所不同。
明年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补短板、锻长板,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总体来说,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24年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2024年经济,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我国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